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模式需改变 管理与保护并重
个人信息既不再是隐私权的客体,也不是人格权衍生出的财产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国家、数据企业和个人共享的宝贵数据资源。因此,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不应再狭隘地局限于个人利益或私权保护,应侧重规范信息资产合理开发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应更好地发挥个人信息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公共产品作用。
单个主体的个人信息,经过信息技术、社会交往方式的型塑,已经成为一种团体或整体概念上的信息资产,应被当作共有财产或公共产品来对待。当然,其上附着的信息来源的个性化特征应当受到必要保护,例如,可以向数据企业或信息加工者课以相应的保密、忠实义务等。
个人信息作为传统法律上人格权的客体,一直处于静态而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然而,近十年来,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交时代的到来,数据量的激增、云计算的普遍运用、物联网雏形逐渐显现等,数据资产在政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在此情况下,虽然各国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仍然强调,以隐私权或信息自决权强化对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但是,个人信息保护革新措施的不断涌现,使得这一特别法领域呈现出显著的国际化、自律化、公法化的特征。
数据资产的界限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别概念,不能再根据属地原则或属人原则的单一特性来进行物权法意义上所有权的划分,或进行单一权利主体的分割。网络上的信息日夜不分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巨大的信息流。在此情形下,无法将某一主体所提出的原信息从信息束的整体中独立拆分、收回(撤回)、取消或删除。
信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物,它不具有像物权客体经使用而衰减或随时间而穷竭的特点;相反,被后续信息迭代或者自身经过不同数据企业以各种方式挖掘之后,信息能展现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独特性质。
(责任编辑:消消乐棋牌)
本文地址:http://www.jiyomotor.com/goupiaofuwu/2021/0102/8009.html
评论区
个人信息既不再是隐私权的客体,也不是人格权衍生出的财产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国家、数据企业和个人共享的宝贵数据资源。因此,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不应再狭隘地局限于个人利...
编辑2020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今年中央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
编辑美国此番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摩擦,是在破坏自己亲手缔造的多边贸易体系。 美国近期一系列举动多有犯规行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对中新社记者指出...
编辑